欢迎访问博医快车!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创新科研理论 >

博医快讯 | 大数据助力医学科研,GlycA预测重症感染

更新时间:2016-04-22 17:02   浏览: 次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人群中糖蛋白乙酰化分子标记物(GlycA)的含量可以稳定长达10年之久。之前报导显示,GlycA和心血管疾病相关。

近期,借助于临床大数据,个体健康记录及人群组学数据中分析,血液中GlycA的含量,可以预测健康人群在未来14年内是否有可能患有严重肺炎或败血症。《Cell》http://dx.doi.org/10.1016/j.cels.2015.09.007。


研究人员从数据中发现,GlycA含量增加,同时表现为众多炎症因子水平的上升,并伴随着嗜中性粒细胞活性的增强。可见,拥有高含量GlycA的人群可能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相应地,由感染引起的住院治疗和死亡数据表明,GlycA含量的上升增加了重症全身感染、呼吸感染的风险,以败血症和肺炎突出。因此,GlycA可作为慢性炎症、嗜中性粒细胞活性以及将来重症感染风险的分子标记。


本研究发现,在拥有高含量GlycA的个体中存在广泛分布、稍高水平的炎症因子,暗示着个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相应地,研究人员鉴别出全血中一种高度活性状态的转录模式确实和GlycA表达水平相关并且富集了先天免疫应答相关基因,尤其是和嗜中性粒细胞抗菌功能相关的基因。高水平的GlycA伴随着可能带来由不同感染(败血病和肺炎)所引起的住院治疗和死亡。

总的来说,表面上健康的人群体内含有高水平的GlycA代表以下三种情况:

(1)持续、临床症状不突出的病原微生物感染;

(2)由于重度感染遗留的轻微慢性炎症;

(3)轻微慢性炎症表现的免疫反应等。GlycA相关联的免疫应答反应是以嗜中性粒细胞抗菌功能转录标记的基因共表达网络为特征。一旦出现了新的感染位点,中性白细胞就会分泌抗微生物多肽进入到胞外基质和吞噬体中,进而包围吞噬微生物,这种抗微生物多肽通常是具有细胞毒性的,会损坏和降解近端组织。



借助于大数据,个体健康记录及人群组学数据中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GlycA可以作为重症感染预测性标记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见,运用大数据分析现象,并反推到分子和细胞学机制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百替生物:Duke)